近日,广州地铁建设迎来重要进展,十三号线二期珠村站、棠下站、天河公园站顺利完成“三权”移交,成为该线路首批移交的车站。同时,十四号线二期乐嘉路站、马务站、创意园站也于近日完成移交,全线已有6座车站全面进入运营调试阶段,为线路试运行及综合联调奠定基础。
据此前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透露,地铁13号线二期东段、14号线二期正在加快建设,力争全运会前通车。
乐嘉路站冷水机房。
十三号线二期首批车站完成移交
在地铁十三号线二期本次移交的车站中,珠村站建设难度尤为突出。该站为地下三层、局部四层车站,位于天河区繁华地段,周边人流车流密集,车站地下环境也复杂多样。
车站站台横通道下穿跨线桥,拱顶覆盖6米至9米厚的富水砂层,最大暗挖断面达143平方米,与砂层最近距离不足3.5米。同时,隧道上方密集分布着燃气管、给水管等重要管线。面对多重挑战,广州地铁联合中铁五局超前规划,通过制定专项方案、成立攻坚小组、强化应急机制等措施,成功攻克多个高风险施工环节,圆满完成建设任务。
珠村站站台层公共区石材铺贴、线管预埋、吊顶安装。
十三号线二期在机电施工过程中,全线引入BIM三维建模技术。BIM技术能够在施工前精确模拟各类管线的综合布局,有效识别并精准优化潜在的冲突点位,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准确性。为确保设备安装的高精度与高质量,施工严格落实“样板先行、分层验收”制度,即在关键工序或区域大面积施工前,先行打造实体样板段,经严格验收合格后,作为后续施工的质量标准。同时,对复杂工程实施分层、分阶段验收,确保每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。
为保障高品质移交,广州地铁联合中铁二局、中铁北京局、中铁电气化局等参建单位,按照“早优化、早排查、早整改”原则,通过提前介入设备调试、定期组织召开专项对标会议、强化施工现场监督与问题跟进闭环管理等措施,各方协同高效推进,高效完成了信号系统及弱电设备的安装、调试验收工作。
棠下站环控机房。
十四号线二期已有6座车站完成移交
继十四号线二期岗贝站、彭边站、鹤南站完成“三权”移交后,乐嘉路站、马务站、创意园站也于近日顺利移交。目前,全线已有6座车站全面进入运营调试阶段。
其中,马务站的建设环境尤为复杂。该站位于黄石路与机场路交叉路口,车站总长140.2米,一座三层高架桥从车站上方横跨,且机场高架桥桩基距离车站基坑最近处仅1.3米。受限于复杂的地面交通条件,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约三分之二采用了盖挖法,并分为6期进行交通疏解组织,是全线交通疏解难度最大、地面条件最复杂的车站。
马务站施工场地受限也给机电安装带来了挑战,特别是大型设备的吊装与转运困难重重。为此,广州地铁联合参建单位经过多轮方案研究,利用车站设备房盾构吊装孔洞进行设备吊装,并逐一精确规划每台大型设备的运输路径,确保其及时就位。同时,优化各设备房间的施工时序安排,避免设备吊装影响其他设备房的施工进度。
天河公园站隧道风机安装。
针对机电安装各专业调试相互交叉、易产生影响的难题,广州地铁牵头组织运营、施工、监造、设备厂商等各方,牵头召开“每日调试攻坚例会”,对相互影响的专业调试进行有序错峰安排,对互不影响的专业则同步推进实施,成功解决了9个专业交叉调试难题,高效节省了调试时间,仅用15天便完成了130项设备功能验收。
车站移交过程中,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建立了高效的协同机制,双方开展每日对标情况总结,并召开3次正式对标会,共同推进工程实体建设和设备功能完善工作,在接管前实现重点问题动态清零,确保了移交条件全面达标。
截至目前,十三号线二期(朝阳-鱼珠)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1%。23座车站中,3座已“三权”移交,1座车站机电已完工,16座进行机电施工,3座进行土建施工;全线区间隧道已贯通。凰岗停车场及盖体进行土建及机电施工,鱼珠停车场已“三权”移交。
十四号线二期(嘉禾望岗-广州火车站)土建工程累计完成68%。8座车站中,6座车站已“三权”移交,1座已封顶并进行机电施工、剩余1座进行前期准备;全线9个区间,8个区间已贯通(不含广州火车站至广乐中间风井段),乐嘉路至嘉禾望岗段轨行区已“三权”移交。
(注:线路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,标准站名应以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准。)
南方+记者 郑慧梓
通讯员 王文锋 刘莹 赵坤玉
启远网配资-启远网配资官网-最大最正规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学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