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朗与阿拉伯国家同属伊斯兰世界,而且是地处中东的邻居,然而他们之间关系却很一般,有时甚至非常紧张。以这次伊朗被轰炸为例,阿拉伯国家的反应就十分冷淡。俗话说“远亲不如近邻”,有着相同信仰的阿拉伯国家,为何对伊朗如此冷漠,双方在历史上到底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恩怨情仇呢?
一、历史恩怨
伊朗虽然也信仰伊斯兰教,但他们主要是波斯人,而在历史上,他们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斗争持续了很长的时间。公元7世纪的时候,阿拉伯帝国崛起,他们带着弯刀以及经书踏上了征服波斯的道路。当时统治着伊朗高原的是萨珊王朝,虽然他们竭尽全力与阿拉伯军队作战,但仍然以失败告终,最终在651年被灭掉。
波斯人并未就此被征服,其王室后裔坚持斗争将近百年的时间。与此同时,波斯人虽然改信伊斯兰教,实现了伊斯兰化,但他们拒绝阿拉伯化,仍然保持着波斯人的文化与习俗。之后,伊朗高原又兴起了数个王朝,他们虽然信仰伊斯兰教,但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斗争却并未停止。因此,波斯人与阿拉伯人在历史上的关系就很紧张。
二、宗教纠纷
别看二者都信仰伊斯兰教,然而关系却很紧张,这主要因为他们的信仰有些差异。原来,伊斯兰教在产生后不久就分裂了,形成了逊尼派、什叶派两大派别。信仰虽然一样,但在教义的理解上却有很大的差异,因而争斗不止。在阿拉伯国家之中,逊尼派一直是主流,而伊朗却是什叶派占主导的国家。
上个世纪40年代的时候,伊朗与沙特之间围绕着朝觐问题,就发生了争执,一度断绝了外交关系。后来,两国之间因宗教问题,多次引发政治上的危机。比如在2016年,沙特因处死什叶派教士尼米尔,与伊朗的关系十分紧张,在沙特之后,巴林、苏丹等许多阿拉伯国家都与伊朗断交,由两国矛盾演化为整个教派的对抗。
三、“输出革命”
阿拉伯国家之所以不喜欢伊朗,还有一个原因也十分重要,那就是伊朗“输出革命”的政策。1979年,伊朗革命后,什叶派教士成为国家的主导,他们想要自己的革命推广到整个伊斯兰世界。霍梅尼在1980年时明确宣布,“我们将输出我们的革命到整个世界,直到‘万物非主,只有真主’的呼声响遍全世界。”
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,伊朗不断“输出革命”,先是与伊拉克爆发两伊战争,之后又与叙利亚的阿萨德结盟,扶持黎巴嫩真主党以及后来的也门胡塞武装。这些活动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普遍不满,因此与伊朗的关系更加紧张。另外,大国的干预以及能源问题,也是双方关系冷淡的重要原因。总之,伊朗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虽然得到缓解,但其实矛盾并未彻底消除,分歧依然存在。
启远网配资-启远网配资官网-最大最正规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学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